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台灣與美國交通跟Risk Homeostasis的關係



介紹一下RiskHomeostasis的現象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Malcom Gladwell What the Dog Saw.裏面有一短篇講RiskHomeostasis的現象。RiskHomeostasis很有趣,它的意思就是説當你找到一個調整的方式來改變某一項活動的風險性, 那麼人們就會再用另一種方式改變其他的因素(潛意識的增加便利性),而這將會使風險性回到原先程度。

不太清楚嗎?Malcome Gladwell 有講如下的例子:

之前研究者看過車禍的統計。原來車子安裝ABS(防止煞車鎖死系統)之後,出車禍的可能性沒什麽改變。其實重點是這些ABS系統比傳統煞車好多了。爲什麽會有這樣結果呢?當然是因爲Risk Homeostasis的現象。這種情況跟人類的心理有關。多半的人都覺得因爲他們的煞車那麽好,所以他們就能開的比較快。結果他們自己把原本的安全性降低到他們習慣的程度。

很特別吧?這樣的現象對設計非常重要吧!

但是,Risk Homeostasis不是對每一件事情都有影響。比如説繫安全帶,按Gladwell說的,繫安全帶真的有效。雖然繫安全帶就會讓人開車的時候比較安全,但是人不會因此就開始開車開地比較不保險。[我自己覺得這是因爲繫安全帶並不表示你比較不會出車禍而且人關心的不是出車禍的嚴重性,是他們出車禍的可能性-但是這也不是重點]。其實Risk Homeostasis就是一種心理的現象,也沒有那麽容易百分之百了解。

所以,你覺得在台灣騎車很危險嗎?跟美國比起來呢?

“是很危險”是我原本的第一個反應。但是有一天我的台灣同事吃午餐時跟我討論得比較深一點。我先跟他解釋一些台灣交通的問題:

  • 在大的十字路口人常常從最左邊的車道就右轉,來不及的話,那也沒有關係,就停著等害後面的車子都塞住了。
  • 車子換車道時寧願超級慢慢地走害兩兩個車道中的車子卡主了,也不要轉眼看旁邊死角的情況或打燈再快點地換車道。
  • 機車用一個非常快的速度換車道和轉車而且很少打燈。
  • 沒有人開到“停”號誌的時候真的會停一下。
  • 在十字路口,人不會讓別人先走,他們就會看別人的速度再調整自己的速度爲了剛好過在對方的前面或後面。
  • 公車不會爲了讓別人知道他們他想去哪裏就打燈,可是他們還是會打燈...是爲了騙你!

解釋完之後,我的同事就問我,“所以你覺得在美國開車比較安全嗎?”

問得好。

我想了一下再解釋說因爲美國的交通規定比較好,所以人能開得比較快。結果我想我們出車禍的比率應該比台灣少,可是我們車禍的嚴重性應該是比較高。

雖然我的同事覺得我所有講的問題是正確的,但是他覺得台灣還是比較安全。他說因爲在台灣開車時一直要注意到別人也不能走得太快。結果,因爲大家一直都在注意,所以在台灣開車就是比較安全。他還繼續說在美國開車,開很久都沒有發生什麽問題就會開始做夢,結果問題跑出來的時候開車者就完了。

他一說我就認清了。其實我所有說過的批評還是對的,但是不是跟一些瘋狂的美國人快快的開車那麽危險。再加上台灣交通的這些問題讓比較多人注意到路上的風險。這就是Risk Homeostasis,可是在這裡他覺得一些風險會讓人開的保險到每一個人的安全性都變好。
原來因爲像Risk Homeostasis的現象,很多好的法律與規定會讓人更不安全。真有趣吧!

我自己在美國的紐約和馬薩諸塞洲開國車好幾年。我也有一些經驗在加州。在台灣我騎車騎了兩年多了,半年在台中。我也沒有在台灣開車過。